Bazaar*集匯

手編藝術達人

 

分類:


不起眼的打包帶,經過編織達人的巧手,竟然也可以化身為栩栩如生的昆蟲與螃蟹、甚至是超大龍蝦。
  (鄧酉德提供)
最早的手編藝術以樹葉編織成各種動物最為常見,是早期農村社會孩童的玩物,因為早期農村社會物資缺乏,生活並不富裕,平時的休閒樂趣便以生活周遭隨處可見的自然資源為主。然而隨著工商業發達,新的製品材質不斷的被開發出來,打包帶、pp緞帶、吸管…促使手編藝術朝向更多元化發展。其中,打包帶的實用特性與優勢也吸引更多人投身於傳統的手工編織,帶動了手編藝術的活絡,因為防水、耐重、柔軟與韌性讓打包帶編織創作更為豐富多樣。而打包帶的基本編法為十字編法,以重疊交替、相加組合而成為一體,利用打包帶的柔軟性與外觀顏色的鮮艷,變成為編織達人手下的神奇玩物。
 

      

【快樂源自於兩人以上的分享】手工編織達人 鄧酉德

初次見到編織達人鄧先生,便被他充滿孩子氣的笑聲留下深刻印象,原本壓根沒想到會投入手工編織的他,卻在一次志工老師的教導下,便一頭栽進手工編織的世界裡。人生中第一個完成品是草編的蚱蜢,而創作的最大收穫便是看見小孩子拿著把玩,臉上露出大大的微笑與滿足,心中的快樂是來自於最單純的分享,或許雙手編織的速度遠不及機器製造,但是雙手一點一滴的累積製作到看見完成的模樣,是任何機器生產無法取代的。
人與人之間那份情感的交流與連結,透過分享將快樂傳遞出去,透過手工的編織,也將那份用心與雙手的溫度延續下去,原來,快樂可以很單純很簡單。

【雙手溫度多了份情感   手工編織的傳承】

在過去汲汲營營追求速度與大量製造,漸漸淘汰人力的不足,機器的運作只需要輸入製作步驟與完成時間,機器便以此來完成。在超前製成的同時,我們漸漸遺忘舊時代的記憶,並拋開了許多無形的文化資產。因此,希望能透過傳統的手工編織的推廣,讓更多人明瞭其中的精神與文化意義,使傳統藝術能夠持續深耕在各地。